(资料图片)

最近有位家长朋友找我聊天,抱怨孩子总跟她作对。因为孩子写完作业后不想收拾书桌,一气之下,将他的书扔满房间,并要求孩子立即收拾,不然下次就把书都扔出去。可孩子却大唱反调,还振振有词:你管我这么多干嘛?乱扔怎么了?书还是书啊,又不是看不了!这一幕家长们一定很眼熟吧,毕竟孩子动不动就唱反调的行为,屡见不鲜。那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孩子总爱唱反调呢?

01【 唱反调,孩子成长的内驱力】

心理学有个著名的“白熊实验”。心理学家给参与实验的人一个任务:别去想一头北极熊。结果受试者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,并在接下去的几分钟,不断地想起白熊。越是要求不去想,脑海中的白熊越是挥之不去。这个实验告诉我们:过度的禁止行为,有时反而是一种关注和提醒。这就像平时生活中,父母越要求孩子少玩手机,快去写作业,孩子越磨蹭;妻子越要求老公回家做家务、带孩子,老公越装聋作哑。在孩子和老公看来,“被要求”也是一种尊严压迫,只有“对着干”,“唱反调”才能体现自我的存在感,体会行为不被束缚的快乐。其实很好理解,人人都有自我意志,不想被控制,就是我们的本能。孩子用“唱反调”反抗父母的控制,是在试图维护自我意识,掌握行为的自主权利。而作为父母,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去应对:比如,与其威胁孩子“不收玩具,就别吃水果”,不如换成“要吃水果,先把玩具收起来”;把“不写完作业就别出去玩”,改为“写完今天布置的作业,我们一起来玩一会”等等。当我们减少“不”、“别”等类似条件的词汇,孩子“唱反调”的欲望就会随之减少。02【 唱反调,孩子情绪的出口 】不是所有唱反调的行为都是成长需要,有时只是孩子的感受需要。知乎上有个帖子:明知道父母会伤心,为什么还对着干?一位网友的回帖让我印象深刻。他说自己有时候只是认为坚持了对的事,特别是当他想独立完成一件事,可父母的干涉对他而言就是指手画脚的控制。即便后来失败了,为了捍卫尊严,也要无理辩三分,更何况父母说教的态度,令人气愤。其实,所有的争辩,都基于我们太坚信“我对你错”。只不过,青少年具有“独特自我”的认知特点,他们将自我体验当做世界的中心,不愿意去理解人与人,感受不同、观点各异。当我们和孩子意见相悖时,对孩子而言,就是独立宣言的战争,为了自由和主权,唱反调就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反抗的事。如果父母能敏锐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,我们就能及时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,积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。像打球、跑步、游泳,都是不错的情绪调节方式,因为孩子在运动中,就能认清什么是正向的情绪表达。03【 最好的方式,是学会面对问题 】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·斯坦伯格曾说:你相信孩子叛逆,孩子就一定叛逆。想要解决“唱反调”,最好的方式,不是去定义它,而是去面对它。想要改变孩子“唱反调”,就要学会从这4个方面下手。01接受孩子“唱反调”的事实也许很难,但随着孩子成长,自主权一定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。小时候无条件听从父母的孩子,不可能长大后就变得胸有成竹。

只有接受孩子“唱反调”,父母才能少些愤怒,多一些积极的问题解决之道。

02只解决发生的事,不贴标签主持人侯佩岑分享过育儿经验。当她要求孩子吃饭要吃干净时,儿子反问“为什么要听你的?”她没有发怒,只是平和的解释:作为妈妈,我有责任把我知道的事告诉你,就像这碗汤很烫,你可能不知道,我告诉你不要碰,是担心你烫伤,我也会心疼。当亲子矛盾显露苗头时,父母不去评判孩子好坏,或者强势要求,而是表达自我感受。这种舒服的关怀,孩子反而更容易接纳我们的好意。03与其阻拦,不如陪伴曾看过一个故事,儿子要帮同学打群架,父亲自知阻拦不了,便提议:坐公交车太累了,我开车送你去吧。这一路上,父亲不动声色地谆谆善诱,让孩子渐渐明白打群架的危害,孩子反而没那么坚持。让孩子看清自我的稚嫩,不是阻止而是支持。陪孩子去做他认为“对的事”,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保护。我们只有身在其中,才有机会引导孩子看清对错,这不但维护了他的自尊,也为自己赢取了信赖与尊重。04学会给予无条件的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·西格尔曾说:孩子只有感觉好,才会表现得更好。亲子之间不是不能有矛盾,而是即便吵架,也不影响家人相爱。我们可以彼此冷静一下,但不必冷暴力。我们可以表达反对立场,但不必攻击威胁。我们可以不发表意见,但不必落井下石。能做到这些,孩子再唱反调,也不会变坏,父母再愤怒,也不会伤害。写在最后:其实对于孩子唱反调的事情,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过度担忧。心理学有个词叫“灾难思维”,它有个熟悉的句式:万一……怎么办?将未曾发生的事情,在脑海中预设好,然后朝着最坏的结果想象。它的危害就是容易情绪反应过激,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,不会平和看问题。

其实,孩子当下的“唱反调”和未来并不是质变的关系,孩子是慢慢长大的,成长中关于情绪管理的能力,也是渐渐培养起来的。

身为父母,不要苦恼孩子为什么“唱反调”,而是做好“有效沟通”的表率。学着把亲子冲突当作孩子社交的演习,和孩子一起探索相互理解、情绪管理的最佳方法。

推荐内容